新闻中心

大部分残疾是可防可控的--健康·生活--人民网

时间: 2024-04-03 23:53:37 |   作者: 新闻中心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推动唤起全社会的残疾预防意识,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推进全民参与、综合干预的残疾预防行动。

  事实上,大部分残疾都是可防可控的。如果采取一定的预防的方法,有些残疾本来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发生;如果及时得到一定效果的康复训练,有些残疾人本应该重新站起来。“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残疾预防意识和知识的不足,这些‘本可以’‘本应该’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说。

  河北海兴县一个小伙子自幼耳聋,去年做了人工耳蜗手术,现在能听到声音了,说话却很困难。“要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知道可以做康复治疗,孩子就能学会说话了。”他父亲说,当他们了解到人工耳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恢复听力,却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研究表明,0—6岁是残疾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康复工作的最佳介入时期。6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人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易受环境影响,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康复、教育、社会角度对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社会适应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带来的危害。

  近年来,中国残联和各地陆续推动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资助适龄残疾儿童及时参与早期康复。多数残疾儿童通过早期干预实现了补偿和重建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学习与社交能力。

  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副所长李智文指出,减少出生缺陷是更有效的预防残疾的方式。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约90万例。李智文说,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听力障碍、唐氏综合征、肢体短缩畸形等重大致病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企,要进一步加强孕前、孕期健康知识普及,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进而减少残疾发生。

  前不久,杭州9岁男孩冰冰趁着妈妈外出时,用妈妈的手机取了一辆共享自行车。车还没骑出多远,冰冰便摔倒在地,导致右腿胫骨骨折。幸亏发现和抢救及时,冰冰并没有因此而落下残疾。

  意外伤害是致伤致残的重要原因。《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因伤害死亡70万~75万人,100多万人因伤害致残。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预防室主任段蕾蕾表示,开展伤害预防控制是减少伤害致残的重要策略。

  “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道路交互与通行伤害、跌倒、溺水、烫伤等。”段蕾蕾说,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伤害的发生有一定模式、规律,有明确的危险因素,通过积极采取科学的策略措施,大多数伤害可以预防,伤害后的残疾可以避免。

  段蕾蕾等专家对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多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跌倒、坠落伤害是我国主要伤害类型,发生地点多在家中和公共居住场所,以休闲时发生的比例最高,随年纪增加,中、重度伤害比例逐渐增加。她认为,伤害预防应着重关注跌倒、坠落,以儿童和老年人为重点人群。她建议消除家庭、公共居住场所等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醒公众在休闲时保持警惕,防止跌倒、坠落伤害。

  “卫生、交管、安全生产等部门掌握着不相同的领域意外伤害的监测数据。”段蕾蕾说,应加强资源共享和部门合作,加强数据监测和研究,确定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并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残疾预防效率。

  “刚生病那会儿身体完全不听使唤,手不能持物,腿不能走路。”河北南皮县季九拨村60岁的季洪茹2015年突发脑梗,几乎瘫痪。治疗一段时间后,季洪茹借助南皮县、乡、村三级康复服务网络,每天在家做康复训练,逐渐站起来了。

  在我国,疾病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为,我国约75%的残疾人是后天获得性因素致残,其中超过80%是因病致残。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研究员王卓群说,我国约56%成年残疾人是慢性病导致的,且多数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8月印发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用较大篇幅明确要求着力防控疾病致残。

  王卓群说,慢性疾病防控,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加强慢病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基层防控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居民提升健康行为能力,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有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预防慢性疾病的意识,也就是从妈妈怀孕开始,一生都要预防慢性疾病。”王卓群等专家在残疾预防核心知识系列丛书中指出,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是相关致病因素在生命过程中日积月累的结果,要关注母亲在孕期的营养状况、婴儿出生体重,婴幼儿以及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饮食上的习惯、身体活动,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吸烟等因素,这一些因素随着生命周期的逐渐积累,将影响慢性病的发展和形成。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联系我们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